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快速响应各展特色 中消协“让消费更温暖”活动扩面升温

2025-05-21 01:19:59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任震宇)随着我国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和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新阶段,快速提振消费信心,响应协让消费以消费增长促进经济向好发展已成为社会共识。各展更温自4月下旬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出“凝聚你我力量 让消费更温暖”大型社会公益活动倡议以来,特色越来越多的中消地方消协组织和行业协会及企业积极响应中消协倡议,活动覆盖面不断扩大,暖活活动内容日益丰富多彩。动扩目前已有13个地方消协组织、面升7家全国性行业协会积极行动,快速推出符合各自特点的响应协让消费活动或举措,着力提升产品质量、各展更温优化商业服务,特色积极营造安全放心、中消相互尊重、暖活温暖和谐的动扩消费环境。

  地方消协快速响应

  在上海,“温暖消费”与创新手段密切结合。上海市消保委制定了从今年4月一直持续到年底的行动方案,将“2020体验上海”作为一项重要举措,从全市遴选出21家消费体验馆,覆盖汽车、通信、家居、家电、美妆、餐食等零售业主要领域,从多方面诠释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商业魅力,提升消费者体验。同时,开展“2020上海特色伴手礼”评测、“上海微旅游”活动,搭建“上海消费微投诉云平台”,提供消费维权便捷服务。

  在浙江,定制消费示范基地发挥引路作用。4月30日,浙江省消保委举办“凝聚你我力量 让消费更温暖”百场社会公益活动启动仪式暨“浙江省定制消费示范基地”授牌仪式,将首个“浙江省定制消费示范基地”牌匾授予海尔智家杭州中心,并计划今年在全省培育至少20家各种类型的消费示范基地,同时,要求各地消保委以县为单位,结合本地消费特点,每县至少开展一场有影响的公益活动,凝聚你我力量,促进温暖消费。

  在广东深圳,“线下无理由退货”让消费者享受到更优服务。4月23日,深圳市消委会响应中消协倡议,推出系列公益活动之一“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活动,联合福田区、宝安区消委会召开活动意见征询会。该活动得到深圳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市教育培训行业协会以及各区消委会的大力支持。截至5月15日,已有苏宁、天虹商场、人人乐、万麦、宜家、迪卡侬、百果园、钱大妈、优衣库、澳康达、学而思、嘉华世达和国乐飘香等13家企业旗下的635家门店承诺提供“线下无理由退货”服务,覆盖全市10个区(新区),保障了广大消费者线上线下无忧购物。目前,该市又启动了系列公益活动之二“寻找好品质出口转内销产品”申报活动。

  立足各地实际,找准关键领域,“凝聚你我力量 让消费更温暖”大型社会公益活动多点开花,在全国范围内催生出更多生动活泼的消费场景。

  北京市消协联合北京市餐饮协会通过抖音平台发起“大厨归来”公益话题,共同助力餐饮企业复工复产、提振消费信心。福建省消委会召集建行福建省分行卡部、建行福州城东支行及福建省室内装饰装修协会,围绕“助力复工复产 共促消费升级 让消费更温暖”,召开专题研讨会。南京市消协向消费者发出9条倡议,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依法维权,科学消费、节约资源,尊重劳动、平等相待。黑龙江省消协主办大型公益直播系列活动,从消费维权升级、消费心理重建、健康护理等方面为消费者进行专业解读。沈阳市消协联合沈阳市家具产业协会,组织家具企业开展承诺活动。安徽省消保委、湖南省消委会、内蒙古自治区消协分别制定印发全省(自治区)大型社会公益活动方案,做好统筹规划。河北省消保委重点推出“十个一”举措,包括组织开展一系列比较试验、建立一项信息发布长效机制、开展一次消费体察活动、探索一项地方立法、在民生消费领域和行业推广一批合同示范文本等。湖北省消委会决定在全省开展大型社会公益活动,一方面推动民生消费领域经营者积极参与,另一方面推动消费者进一步增强科学理性、相互尊重、文明健康的消费理念。

  行业协会、企业各显其能

  补短板、提质量、优服务,面对疫情影响,各行各业在快速恢复生产的同时,更多关注消费者需求,传递温暖、营造氛围,努力推动消费增长,体现了应有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积极响应中消协倡议,组织开展“凝聚你我力量让运输更温暖”大型公益活动,通过组织企业会员落实服务承诺制度,大力倡导定制客运等级制度,针对业态变化制定新型服务标准,结合行业短板和服务纠纷提供法律援助救济,促进信用手段应用,加强“红黑名单”制度等方式,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满足客户需求,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中国电子商会计划在5月28日举办的第十四届全国消费电子行业客户服务大会上发起“快速服务倡议”,倡导会员企业针对消费者诉求,提供贴心高效的快速响应服务,包括提高客户服务热线接通率、快速处理投诉、快速修复用户设备等内容,得到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联想(北京)有限公司、三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国惠普有限公司等数十家知名企业的响应。该商会还将引导相关企业开设快速响应服务专席,定期开展“企业服务温暖”测试调研,并形成报告。

  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积极回应,决定在平台经济领域信用建设合作机制相关标准制定和报告编制工作中加强与中消协的合作。

  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向行业生产和经营企业发出倡议,倡导相关企业自觉遵守《食品安全法》及有关标准和法规,确保产品安全和质量;积极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共同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进程;积极开辟网络销售渠道,拓展自身发展空间,提升消费体验;积极推进全产业链有效衔接,把控生产和产品质量;注重节能环保,实现可持续发展。其目标是以安全优质的产品,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饮食和美好生活的需要。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与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启动“让大家更健康——体育用品行业专项活动”。这也是中消协“凝聚你我力量 让消费更温暖”大型社会公益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活动将在全国体育用品、体育服务领域展开,覆盖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下辖的健身器材、体育场馆设施、球类运动、户外休闲等多个领域。各细分行业将根据自身特点,向消费者介绍相关体育产品或服务特点、选购注意事项、运动配套技巧等消费知识。此外,还将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让利优惠活动,让消费者切实得到实惠。活动在传播知识、促进消费的同时,也将更好地促进体育用品行业和运动产业的发展。

  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中国酒业协会也主动参与“凝聚你我力量 让消费更温暖”活动,并就振兴行业发展,提升服务质量,共建和谐消费环境,向全体会员发出倡议。

  五月的鲜花开满大地,随着“凝聚你我力量 让消费更温暖”大型社会公益活动的深入推进,期待有更多的身影加入进来,推出更多更新更实的举措,让人们充分感受到消费的温暖。

责任编辑:24
  • 综合 | 文化 | 中心 |
  • Add: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Tel:020-123456789

    | Copyright © 安徽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 田管更科学 稳产助增收(田间地头看春耕)  餐饮质量安全提升研讨会在京召开  海外代购食品无中文标签 消费者获十倍赔偿  第四届进博会进入100天倒计时 特殊食品继续实行“6+180+365”措施  婚纱租赁霸王条款涉嫌侵权 福州消委会支持消费者起诉成功维权  白酒也想玩盲盒 花钱能买到惊喜吗  3份婴幼儿食品涉嫌非法添加 涉及“纽贝乐”“小葵花”等品牌  金店售假“香奈儿”首饰被罚一万元  “坚果”投影机虚标参数 “深圳火乐”终审被判三倍赔偿  浙江紧急检查29家“火凤祥火锅店” 约谈公司负责人  四川省消委会:“寄居蟹”护单模式违约 已介入调查  合力做好这盘“预制菜”  公示!涉及安徽7个县(市)  两会声音: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正向引导金融消费  十大新职业就业趋势发布 二手车评估师需求旺盛  市场监管总局召开做好春节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四川省消委会:“寄居蟹”护单模式违约 已介入调查  安徽省印发通知 做好粮油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  合同陷阱 随意增项 警惕房屋装修四大套路  中央媒体赴赣州学习调研活动启动  湖北:餐饮消费、美容美发、直播带货成上半年投诉热点  池州:闲置宅基地入了市“沉睡资源”变“活资产”  餐饮质量安全提升研讨会在京召开  合成宝石写成“天然宝石” 珠宝标识问题多  40万买到“二手车” 法院判决经销商“退一赔三”  30万互助金变为1.1万元 网络互助产品如何定性?  养殖户看直播买颗粒机掉入“连环套”  20元入会免费药物泡脚30次 广西融安县查获一保健食品会销场所  免费赠送播放器 播放内容暗藏购药陷阱  “老手艺”创造“新经济”——古老非遗扮靓产业新景  合成宝石写成“天然宝石” 珠宝标识问题多  四川省消委会:“寄居蟹”护单模式违约 已介入调查  市场监管总局党校召开第四期处级干部进修班学员座谈会  中介公司员工携租金“潜逃” 租户损失谁担  辽宁首张“先证后核”食品经营许可证发放  “老手艺”创造“新经济”——古老非遗扮靓产业新景  第四届进博会进入100天倒计时 特殊食品继续实行“6+180+365”措施  单反相机“超卖”无法供货 消费者索赔获支持  首次“双收”迎增收——安徽部分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收获记  最高相差100元!5大视频平台会员价格对比:苹果手机充值更贵  辽宁首张“先证后核”食品经营许可证发放  江苏淮安消保委调查驾校培训 超三成学员被教练诱导送礼  福州实现中国质量奖零的突破  苏州市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承诺商户破6万家  遭遇婚纱公司电话营销 消费者起诉维权获赔1.1万元  法院“云端”调解 化解微信朋友圈退款纠纷案  福建省消委会测评20款耳机 6款音质感受获5星评价  乘客被自己车轧致死算不算第三者?保险公司应如何赔偿  40万买到“二手车” 法院判决经销商“退一赔三”  遭遇婚纱公司电话营销 消费者起诉维权获赔1.1万元